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[繪本]我想要愛(L’Ours qui voulait qu’on l’aime):心中的大洞如何修補

(法文直接中譯為「想要被愛的小熊」,From Google Translate)
更多有關 我想要愛 的事情
 「好像心中破了一個大洞……那我呢?我也好像要有誰來愛我啊」

這本繪本的這句話,我只是憑記憶寫下的,卻一直揪住了我的心,久久不能忘懷。大熊吉米看見遠方山羊母子的親密,拿著父親留下的帽子,仰望天空沉默。深深的呼吸,冷靜,明白日後的日子心中也是無處可依。這一個畫面,深刻而具體地表達出對愛的渴望,這也是很多人的內心寫照。曾經的我也是如此。


後來,大熊得到老土撥鼠的照顧,學習「愛」是什麼,但長者還來不及等著他成長;大熊像土撥鼠照顧他般愛護小兔,但小兔成長後,頭也不回地離去。小兔也是有自己的生命和思想的。也許大熊其實可以挽留,而他沒有。也許他已然漸漸明白,生命中的愛並不是勉強可以得來。

大熊冬眠,身體與心靈都因得以休息,沉靜。春天來到,因著一場偶然的雪崩,拯救了動物們的大熊因而被抱圍與愛護,填補了他心中的缺口。故事到這裡結束,但大熊與這些小動物的關係是否長久呢?大熊會不會再度失意、失落呢?我個人覺得,至少大熊從這場雪崩拯中,找到了自己的價值,在往後的日子中,至少有力量繼續去愛與被愛。

很多人都會一直希望透過某些事件和別人的評價來找到自己的價值,M先生便是其中之一;除了原生家庭因素外,個性多少也有一點關係。我自己成長時也曾經是這樣,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拋棄了這種想法。也許是在我18歲那一年,家中一切都突然有了起色那一年,也是正式與M先生開始交往那一年。那一年起,我對愛的渴望被滿足(雖然我們都在學習),家裡因經濟紓困而使愛重現(現實壓力往往將愛踩在腳下),一位一直失意的親戚也在國外找到了愛與依靠。這是過去的我不敢想像的好事,但至今都仍是這樣,我心中也不再有大洞了。

譯者沙永玲-序/導讀:http://www.tienwei.com.tw/product/goods_detail.php?goods_id=23#

博客來-我想要愛(第二版)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22270

願各位心中的大洞都能被填滿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