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

[小說]夏日之詩:愛情,很折騰吧

更多有關 夏日之詩 的事情

讀這本小說單純是因為見過,聽過,銷量不錯,就是一本網路愛情小說。

我不喜歡也不討厭這樣的故事,只是我不會想要讀太多這種玩意,除了不是我的菜,也是因為我沒有這種經歷可以來投射。對於這樣的愛情觀,除了折騰,還是折騰。只是我也知道,能不折騰的還真不多。而這個故事訴說的,就是折騰與困鎖後,如何走出自己的牢籠的故事。

防雷

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

[非小說]繪本之力:順便讀完的驚喜

更多有關 繪本之力 的事情

這本書很早就知道了,因為指導老師有在做繪本相關的研究。這學期某堂課的期末作業我也用繪本作主題,在找兒童文學的書時,在書架上發現這本書,便借回來了。雖然寫期末時沒有看完,但本子小版排好,就把它看完吧!看著看著,也覺得這本書挺好的!

書中介紹一些繪本,私心挑了幾本值得看/看起來好好看的,列出來囉!


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

[思]已經知道不會成為某人的自己

寫完一個期末,第二個又在逃避;為心情轉換,去了京華城找與高中同學看完電影的M先生。寫完立刻塞半小時公車出去,下車後下雨,腳步浮浮的,才想起午餐沒有吃。

雖然心情轉換了一下,但還是看到打開的Word檔就覺得有點噁心,默默地看過同事的網路小世界,他們還真的有一定的相似程度啊,也想起,還沒有找到自我那時候的我,與他們一樣冀盼著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什麼的我。

自從到了臺灣以來,很多事都徹底地改變了,我卻在這些改變中不斷質問自己,思考自己,怎麼樣的我才是我想要的我啊!

音樂、閱讀、寫作,竟然都在這些年間曾經忘了緊守,沒頭沒腦地朝著一些自以為值得的目標衝去,到頭來卻因沒有熱情與知識不足,陷入一片迷茫的困窘。幸好,再怎麼迷茫還是會隨畢業了結。近日整理舊日的寫作,發現一篇重要的記事,隨著無名關站、換電腦、重灌等事而丟失。其實也只不過六年而已,但也不知不覺六年了。我想那篇文M先生有印出來放在家裡留著;他們有就好了,那是為了他們家而寫的。還記得六年前,知道自己什麼都做不了,雖然沒見過面但還是難過得流淚,吃不下飯。那篇文章,是我能夠做的僅餘的事。

其實這一個月來重新開始閱讀與記事,感覺期末報告殺過來時已經沒這麼傷了。再痛也是這兩天要結束,之後就不會這樣趕死線了。

默默地調整一下發文時間,記念六年前因醫療延誤而離世,M先生的大哥。

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

[小說]冥王星早餐(Breakfast on Pluto):Patrick Kitten尋找中

更多有關 冥王星早餐 的事情


這本書並不是我平常會讀的書,只是恰巧從朋友口中聽到這本小說拍成的電影,又恰巧在圖書館亂晃的時候看見了這本書,而且這本小說每章極短,篇幅不大(約200頁),反正一下就看完啦!結果這本小書我還是拖了六天。

要數這本書的缺點,在aNobii基本上都已經出現了,就是結構太破碎,中文翻譯不夠好,出場人物有點多加上名字很拗口,讓人分不清楚誰是誰。也有一點可惜是我不是樂迷,裡面提到的樂團和音樂我一竅不通,可能一些要傳達的意思和氣氛埋藏在音樂裡頭,所以我相信電影若能處理好現實與幻想,相信比小說更容易明白。



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

[小說]白鯨記(Moby Dick):捕鯨、捕鯨者與仇恨

(原記於2014年6月5日至6月12日)
更多有關 白鯨記 的事情

昨夜睡不著,半夜起來寫了一些作業後,繼續讀《白鯨記》,主角以實瑪利和魁魁格上了裴廓號,還沒有看到一條鯨魚,講的都是水手在海上的生活,還有為Moby Dick的鋪陳。誰知道,一往第三章翻去,我卻不知所措,差點想直接放棄不看了。繼《少年小樹之歌》後,又再一次感受到我們這一代,真的與大自然脫節了。

《白鯨記》的作者年輕時確實上過捕鯨船,那些捕鯨的方法、水手們對捕獲後鯨屍的處理,相信並無誇大之處,那些描寫也不是靠想像就能知道的。小說未讀完(實在沒辦法一口氣讀完,我喜歡鯨魚…T_T),我又開始Google一下書中提到的各種捕鯨生產的商品,才開始明白當時人捕鯨的價值和意義。

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

[繪本]我想要愛(L’Ours qui voulait qu’on l’aime):心中的大洞如何修補

(法文直接中譯為「想要被愛的小熊」,From Google Translate)
更多有關 我想要愛 的事情
 「好像心中破了一個大洞……那我呢?我也好像要有誰來愛我啊」

這本繪本的這句話,我只是憑記憶寫下的,卻一直揪住了我的心,久久不能忘懷。大熊吉米看見遠方山羊母子的親密,拿著父親留下的帽子,仰望天空沉默。深深的呼吸,冷靜,明白日後的日子心中也是無處可依。這一個畫面,深刻而具體地表達出對愛的渴望,這也是很多人的內心寫照。曾經的我也是如此。